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理学博士陈靠山
农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一切文明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强作物抗病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食物总量不足,还有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的环境和食品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中含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对出口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病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各发达国家政府已经注意到农药使用带来的严重后果,在病害防止策略方面,已从依赖农药转变为综合治理,但是,这种综合治理还仅限于农艺措施。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些病害防治的策略仍然是基于对病原物单方面的控制,或仅仅考虑抗病诱导这一单一的因素。我认为,一种天然杀菌剂仍然是杀菌剂,天然杀虫剂仍然是杀虫剂,天然产物和毒性大小并无相关性,因此需要探索更全面的作物病虫害防治思想。
植物与动物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即植物不能行动,不能够趋利避害,也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因而植物必须被动的承受各种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影响。但是,植物与动物的差别,长期以来又被看的太严重了。以致于形成这样的认识,植物是“死”的生物。事实上,正是植物不能“动”,其对逆境的抗性要比我们想象的大。经过上亿年的自然选择,植物细胞已经进化出一套十分有效的防卫系统,换一句话说,植物是很主动的生物,对于一个健康生长的植株而言,只要病菌不达到一定临界量,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正如一场流感或其它流行病来临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生病,只有部分不十分健康的个体才会染病一样。这样,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病害防治策略的不当之处:即对共性很强的动、植物,采取了相当不同的方式,对于动物特别是人的疾病,人们小心翼翼,而对于植物的疾病则仅采取简单的打药以试图杀死病原物。实际上,植物生命活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不可避免会受到逆境因子的伤害,另一方面,植物自身又具有强大的抗性或抗性潜力。基于此种特点,可得出如下推论:逆境因子的伤害是作物产量达不到其潜力的主要因素,逆境因子还导致作物衰弱,使植物对病原物响应能力下降,植株易染病,产量下降。可见,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提高作物抗性不仅是增加作物产量,也是提高作物抗病性的关键,而增加抗性应该通过健身栽培来实现。
保护细胞膜是实现健身栽培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落实系统抗防病策略。我们认为,病原物无非是在寻找培养基。过去的作物病害防治策略主要是杀灭病菌。实际上当病害已经发生时,效果并不理想。人们需要做的是使病原----寄主的平衡尽量偏向作物,而不是完全消灭病原物。具体策略有:在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增加植物对病原物的敏感性和响应力;通过诱导子诱导作物系统的抗性;蒙混病原物,使之错过寄主易感期,降低病原物毒性;竞争病原生态位;外加植物本身产生的“植保素”及其类似物抑制病原物的生长。
青年时代,我曾目睹甘肃定西地区的干旱和贫瘠,在师从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梁厚果,周燮,张承烈等教授从事植物抗性和细胞膜相关领域的研究时形成上述思想并不断完善,在研究中筛选保护细胞膜的物质,于1991年开始进行田间实验;在取得3个鉴定成果的基础上, 1999年联合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的研制应用与中试推广”。300多份田间实验报告表明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产品具有以下性能:增加作物产量,使粮棉作物增产15%,地下器官为收获的作物增产30%,果蔬增产25%以上;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有机质含量,如西瓜,葡萄,猕猴桃,大葱等干物质含量提高,使作物向有利的农艺性状发展,增加果实着色和蜡质,外表美观,耐储藏;提高作物抗病和抗逆性:对多种农作物的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特别是对病毒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研究成果通过了以唐启升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验收,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以洪德元院士、管华诗院士、余松烈院士等16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一致认定该产品:“研制思路独特,效果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获200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加科技部组织的“863”十五年成果展,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曾以“天达2116----大地的惊喜”为题进行专题报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所提到的增产、防病策略的实施是在山东天达生物药业董事长张世家先生和多方面人士的支持下进行的,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他们倾注了财富和心血,谨致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