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最后一年,中国的农业科技史又添上了重重的一笔——由山东天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大学联合研制的农作物抗病增产剂“天达——2116”,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论证,并批准列入国家863计划。这表明,中国找到了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新途径,从而解决了科学工作者们长期没能攻克的这一疑难课题。
天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近年来,它依托生物高科技技术,在短短五年内,就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该企业时说,如果企业都像天达这样搞,有这样一种思想,山东经济还会突飞猛进,这是未来的希望。(图:省委书记吴官正在天达公司。)
迅速地崛起
天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五位胸存大志、学有专长的自然人,在中共高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于1994年秋在电影《红高粱》的故乡创办起来的。董事长张世家以“天达”名谓诠释了公司的理念——“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善天下”。他们聘人才、买专利、建厂房、上设备,背着债务建家业、捧着产品闯市场,靠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硬是把一个民营企业做成做大,一年内销售收入就达到1200万元、利税400多万元。
1996年中共高密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天达的发展优势及潜力,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指导方针,给予天达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实施了批地、建厂、聘人及筹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纳入市级重点调度的企业之中;各部门更是不遗余力,立项目、跑贷款、请专家,有求必应,热情服务。天达利用这一良好环境和发展机遇,制定了“西药开路、生物发展;服务国人,走出国门”的战略,连续开发天达盖福润胶囊、美洛西林纳、求全丹、罗红霉素等新药,向高科技迈进。
中共十五大召开以后,天达进一步放开了手脚。1998年又投资2700万元,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冻干原料车间,开发了申批临床和正在临床的18个新品种。目前,天达药业有限公司占地260亩,厂房2.1万平方米,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颗粒、胶囊、片剂、粉针剂四条生产线,生产广泛占领市场的13个医药新产品,其中有5个被列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1999年,天达又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联合研制、生产出农作物抗病增产剂——“天达——2116”。作为一项具有世界首创性的高科技生物产品,“天达——2116”为天达公司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天达药业靠技术创新,五年积累固定资产8千多万元,向国家纳税4200多万元,被金融部门评为“AAA级信用企业”。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天达满怀信心地计划用12年时间实现4个3年计划奋斗目标,到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利税5.2亿元,建成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药业集团。
高科技是其生存之本
天达公司的超常发展和成功探索,集中体现在锲而不舍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他们瞄准制药领域科技制高点,倾注全力引进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先后开发生产出国家级新产品“天达盖福润胶囊”,解决了第三代半青霉素的成品化问题,迅速拓展了市场。
天达公司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新产品开发,将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自己的产品优势。他们投资1300万元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产品开发中心,合作开发了3个抗感染药物、2个抗肿瘤药物、4个防止中老年疾病的中成药。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建立了天达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并合作成立了山东天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公司,投资20万元作为生命科学院硕士、博士生的奖学金,从而优先获取了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项目的研究试验、合作生产权,研制出一批国内领先的新药品种,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储备了一批新产品。
天达公司还敢担常人不敢担的风险,投入巨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试验。如为验证“天达—2116”的功效及可靠性,投入300万元在新疆、东北、江南及烟台等地分别进行粮食、棉花及水果、黄烟等方面的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数据,为迅速推广提供了翔实完备的资料。天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靠这种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始终站在制药行业高科技的前沿,牢牢掌握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现代企业观念开拓成功之路
辟蹊径、投巨资拓展市场,是天达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经验。天达开发市场的策略集中体现了一个“借”字,既借人又借地。在借人上,天达自己没派一兵一卒已建立起遍布全国26个省区34个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拥有350多人的销售队伍,在哪里设办事处就在哪里聘人。在借地上,天达实行了由上及下、先城后乡的策略,买店购网延伸市场触角,在上海、杭州、西安、武汉、南京等大城市设点,又以600万元全资收购了南京天营药业有限公司,进而使其9家连锁店及170多人的销售队伍加盟天达,迅速扩展了华东市场。目前,天达开发市场已投入1700万元,省外市场占销售总量的3/4,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城市和城区已达到11个,全国有1300多个县级医院在使用天达的药品。
天达药业还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吸取中外企业管理机制的精华,探索出适应公司发展要求的由三大要素构成的管理模式。一是树立“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建立情感和利益并发作用的人才激励机制。“管理作用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著名经济学家山姆·托伊语),天达公司将现代管理科学与中国的政治优势结合,把最大限度地积聚人才、挖掘人才的创造潜能作为管理的最高原则,“为英雄提供舞台,为努力想成为英雄的人创造条件”。管理者时刻把员工的前途、工作和生活挂在心上,眼睛始终向下,“耳朵听着职工的呼声,手中把握职工的脉搏,心里装着职工的愿望”。公司每个周末请职工会餐,制造一种亲情气氛,让职工讲心里话、发牢骚、提意见,使企业充满爱人、敬人、信人的人本管理精神。二是确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观念,一切管理行为着眼质量、为了质量。围绕“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目标,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按GMP的标准建立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出厂后信息反馈全过程的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人员、财务、劳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职工在产品质量上出了问题,就视为砸天达的牌子,坚决予以除名。三是培育“敬业、创新、合作、进取”的精神,把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培养员工“自尊、自信、自省”和“忠厚严谨”的作风,强调员工要先做人后做事,使公司上下做好人、做大事蔚成风气。五年来,全公司无一人违法违纪。全体员工团结一心、积极上进,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关键在于有一位好决策人
谈天达就不能不谈张世家。当年作为天达药业发起人、董事长的张世家一无权势、二无资本,仅是一名干过几年乡镇秘书和村办企业的农民。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天达——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崛起。
一位知名作家这样评价张世家:“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能不断地否定自己,就像一条不断褪皮的蛇。蛇不褪皮永远是条虫,不断地褪皮就变成了龙。”张世家则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是一个斗勇的时代,只要有胆量,就能发大财;九十年代的中国商界是一个斗财的时代,只要资金势力雄厚,就能度过市场疲软,通货紧缩;到了21世纪,中国商界将是一个斗智的时代,赢得市场,靠的是有智慧的大脑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对我来说,要冲出高粱地,观念的超越与创新同样是重要的,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
在人才使用上,集中体现了张世家的精明。广招人才,聘高人,请新人,敢用外地人,善用比自己能的人,是天达用人之道的鲜明特色。公司500多员工,6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来自23个省市26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高密本地人仅占1/4。总经理、副总经理等9名高层主管中,8位是来自沈阳、北京、上海的医学和药学博士、硕士。在编内职工之外,天达还拥有全国几个著名学府、科研单位的加盟或合作学者、专家。为了聘请一个专家,董事长常常是“三顾茅庐”。“放权、明责、给利、定目标”,是天达用人之道的又一优点。天达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明确规定年度计划内的事由总经理全权管理,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在总经理指导下拥有必要的职权。员工的工资待遇也根据个人贡献确定,年薪2—30万元不等。从而调动了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能招得来、用得上、留得下,形成了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天达公司还冲出家族企业近亲繁殖的小圈子,为人才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天达用人把关甚严,一律公开招考,按需聘用,凡送礼托情、沾亲带故的一律免进,企业没有一个“特殊公民”,良好的用人机制确保了企业的政令畅通。
张世家正是把创新、超越的思想运用到企业发展上,才走出血缘、地缘的局限,才有了天达今天的大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