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天达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16个国家‘863’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在这16个企业中天达是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当时授牌的是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朱丽兰同志,当天晚上,爸爸我激动得一夜没有睡着觉。一任科技部长代表国家把这块象征着重任的牌子亲手交给你爸爸,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重托!我这一生不能辜负国家对一家民营企业的重托啊!”采访中,天达公司董事长张世家数次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儿子说这番话。 产品登记让他忧
在完成国家863计划课题成果———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张世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达2116产品的登记问题。
张世家说,我们这项产品既有显著的使作物增产的同时优化作物品质的作用,又有明显的抗逆防病作用,可以说既有肥的功能,又有药的作用;该产品还是经国家五部委认定的国家级新产品,可是我们在进行登记时却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如果按肥登记,该产品实际上不符合目前农业部对微肥、生物肥所规定的技术标准,如果按农药登记则要求给出杀菌剂的结构和成分,但该产品实际不含杀菌剂。
这可怎么办?由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严重滞后,根据重大科研成果开发研制的创新型产品却没有办法登记,更不用提成果的产业化了。自己花大力气投入研制成功的国家863计划成果可不能就这样让它胎死腹中啊,这件事着实让张世家倍感忧心。
为了使该产品尽快面市,张世家想了个变通的方法。那就是在不改变成果其他成分的情况下添加产品的微量元素量,以符合国家现行的肥的登记标准。为此,他不得不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成果的原配方、原工艺进行再改进、再创新、再摸索,重新进行新的试验示范。
据介绍,他们先后在全国通过30多个著名科研院所和权威部门在21个省的小区和大田试验示范,并在全国190个农作物特产区建立了示范基地,从潜力大的市场入手,并制定了阶段目标。3年先后投入2700多万元用于该项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棉花研究所等全国20多所农业院校以及3000万亩大田作物上进行比对试验和示范推广,并在30多个国家进行试验,积累了300多份科研和大田实验报告。
“天作之合”令他喜
2002年5月19日,新上任的高密市邮政局局长褚凤勉到天达公司做例行的客户拜访。张世家开玩笑说:“老褚,你都当局长了,也不请个客?”
“还请客呢,都快吃不上饭了!”褚凤勉苦笑着说。他说的是实情。
张世家语出惊人:“你这是抱着金饭碗找饭吃!中国邮政是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上至党中央,下至蒙古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人的足迹。如果你们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农资配送这块做起来,既帮企业解决了难题,又为农民做了好事,农民高兴,党和政府高兴,邮政也是前途无量!”
两个人越谈越投机,不到半个小时,褚凤勉就果断提出,天达公司将原有的销售网络撤消,由高密市邮政局以每年60万元的价格买断天达2116产品在山东地区的总代理权。随后,高密市邮政局便与天达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
接着,高密市邮政局和天达公司联合对投递员进行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就开始在高密试点,不到一个月,就销售出10多万袋天达2116产品,销售收入21万,利润在30%%以上。很快,这一现象引起了潍坊市邮政局、山东省邮政局乃至中邮物流总公司的高度重视。
2003年7月,中邮物流总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再次专程来到山东进行细致考察,回去后不久就决定由中邮物流公司与天达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在全国范围内产品代理天达2116系列产品。
邮企合作,相互利用各自的渠道和技术优势一方面让企业的销售业绩突飞猛进,另一方面邮局也借此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实在是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中邮天达合作模式的创始人张世家在谈到自己当年的这一创举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唐婷
|